一张张sickkids专家与科室医护人员深入交流、现场指导的照片以心形图案进行排列,展现了双方十余年的合作历程与长期友谊。
专家组对华西心衰中心的建设材料、文件及制度、培训教育情况、心衰患者随访数据进行了资料审核,并到心内科病区现场核查心衰患者电子病历、心衰数据库等原始数据溯源情况,对临床一线医生进行心衰规范化诊疗进行了核查和提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兼心衰学组副组长、心衰中心认证组长董吁钢教授带队的专家组,我院医务部李大江部长,心脏内科主任陈茂教授以及心内科、心脏外科、急诊科、康复医学科、营养科、药剂科、心理卫生中心等相关科室人员参加了会议。
5月11日,我院华西心衰中心接受中国心衰中心专家组来院现场核查,并在行政楼九会议室召开2018年中国心衰中心华西医院现场核查认证会。检查结束后,核查专家组对现场检查情况进行了总结点评,,充分肯定我院心衰中心建设和运行期间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提出一些需要注意、改进的意见和建议。随后,核查专家组组长董吁钢教授介绍了中国心衰中心认证目的和现场核查要求。在医院大力支持下,2017年华西心衰中心由我院心内科牵头,联合多个学科成立。认证会上医务部李大江部长代表华西医院致辞,对中国心衰中心专家组一行表示欢迎。
我院心衰中心顺利通过认证核查。该中心通过组建多学科管理团队,推行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模式,从而进一步规范心衰患者诊治流程,提高心衰整体诊治和综合防控水平。今后胸部肿瘤科将继续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患者活动,让更多患者感受到有温度的医疗护理。
通过本次活动,有效地促进和发挥患者和家属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落实让患者和家属参与自我健康需要的治疗计划的权利,增强了医护患关系,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的好评。最后,医护人员将大家画作悬挂于病房的休息区内,让更多的患者感受这份正能量。本次活动由团支部书记任晓梅和社工成员共同主持,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共计50余人参加通过本次活动,有效地促进和发挥患者和家属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落实让患者和家属参与自我健康需要的治疗计划的权利,增强了医护患关系,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的好评。
活动中,一件件精美的绘画作品都呈现出患者及家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治疗的信心。首先,5名护理人员孟娜、任晓梅、高清玲、骆姣、刘春花自编自导自演《规范癌痛、重拾希望》的情景剧,精彩的表演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是如何采用多学科联合模式,医护社一体改善癌痛。
活动由情景剧表演和创意水彩绘画两个部分组成。今后胸部肿瘤科将继续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患者活动,让更多患者感受到有温度的医疗护理。在国际5.12护士节来临之际,为增进医、护、患沟通,落实共同参与,传递温暖诊疗及护理,5月11日胸部肿瘤科党团支部联合543社工策划举办了5.12医护患庆祝活动流光溢彩—艺术沙龙。本次活动由团支部书记任晓梅和社工成员共同主持,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共计50余人参加。
更让大家了解到有效医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接着,患者及家属们被分成4组,在护士的协助下有条不紊地开始创意水彩绘画,大家共同探讨,相互配合,有的负责查阅资料、有的负责调色、有的负责绘画、有的负责提词,整个活动现场和谐而快乐。最后,医护人员将大家画作悬挂于病房的休息区内,让更多的患者感受这份正能量老年医学中心/干部医疗科第50护理单元护理团队在此次大会上荣获四川大学优秀护理集体荣誉称号。
敬静副书记、梁斌副校长为优秀集体颁发了奖牌和荣誉证书。华西护理学院/华西医院护理部胡秀英主任担任主持。
设置首个老年综合评估专职评估员岗位。建立了谵妄患者照护单元。
全体护理人员因获此殊荣备受鼓舞,力争在今后的工作中再创佳迹,更上一层楼。为进一步弘扬南丁格尔精神,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宣传护理工作者先进事迹,大会表彰了2个优秀护理集体。引进、实施国际先进的老年照护理念和谵妄预防方案。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干部医疗科第50护理单元护理团队依托华西护理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一流学科时机及华西医院国家老年临床疾病研究中心平台,建立了全国首个老年人急性期快速恢复病房(Acute Care for the ElderlyACE)病房。第50护理单元护理团队不断创新老年护理照护模式,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在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学科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和良好声誉。5月9日,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在我院临床教学楼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了四川大学5.12国际护士节庆典暨一流护理学科建设推进研究大会。
护理学科主任李继平教授等护理前辈及全院师生和护士代表共6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干部医疗科第50护理单元护理团队、华西口腔医院修复1科护理团队荣获2017年四川大学优秀护理集体荣誉称号。
四川大学梁斌副校长宣读了《关于表彰2017年度四川大学优秀护理集体及四川大学优秀十佳护士的决定》。四川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敬静教授,党委常委、副校长梁斌教授,我院李为民院长、曾勇副院长等校院领导和院职能部门出席了本次庆祝活动
老年医学中心/干部医疗科第50护理单元护理团队在此次大会上荣获四川大学优秀护理集体荣誉称号。全体护理人员因获此殊荣备受鼓舞,力争在今后的工作中再创佳迹,更上一层楼。
第50护理单元护理团队不断创新老年护理照护模式,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在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学科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和良好声誉。5月9日,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在我院临床教学楼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了四川大学5.12国际护士节庆典暨一流护理学科建设推进研究大会。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干部医疗科第50护理单元护理团队依托华西护理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一流学科时机及华西医院国家老年临床疾病研究中心平台,建立了全国首个老年人急性期快速恢复病房(Acute Care for the ElderlyACE)病房。四川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敬静教授,党委常委、副校长梁斌教授,我院李为民院长、曾勇副院长等校院领导和院职能部门出席了本次庆祝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南丁格尔精神,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宣传护理工作者先进事迹,大会表彰了2个优秀护理集体。敬静副书记、梁斌副校长为优秀集体颁发了奖牌和荣誉证书。
引进、实施国际先进的老年照护理念和谵妄预防方案。设置首个老年综合评估专职评估员岗位。
护理学科主任李继平教授等护理前辈及全院师生和护士代表共6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华西护理学院/华西医院护理部胡秀英主任担任主持。
四川大学梁斌副校长宣读了《关于表彰2017年度四川大学优秀护理集体及四川大学优秀十佳护士的决定》。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干部医疗科第50护理单元护理团队、华西口腔医院修复1科护理团队荣获2017年四川大学优秀护理集体荣誉称号。建立了谵妄患者照护单元此次活动由护理组长郑静护师主讲,护理专业组长陈丽君主管护师主持讨论。
目前科室采用自制鸟巢使CEA患儿保持头高脚低位或屈曲位,对防止头后仰造成吻合口撕裂,从而影响食管两端的吻合起着重要的意义,帮助CEA患儿更好地康复。郑静护师用大量的图片和详实和数据,结合临床实际案例和文献查阅,对CEA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因、病例分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术后并发症、远期随访等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讲解,特别是对CEA五种病例分型的病理生理表现和手术要点用一张张清晰而直观的图片进行阐释,对CEA术后体位管理的特殊性、胃管护理的重要性、术后并发症的观察等进行了原因解析和护理要点阐释,系统而全面,深入浅出地讲解CEA患儿病情观察和护理要点,使参会人员受益良多。
为了进一步提高科室护理人员对CEA相关知识和护理实践的掌握能力,5月9日,重症医学科小儿ICU组织当班护理人员在医生办公室开展CEA病理生理与术后护理学习讨论会。先天性食道闭锁(congenital esophagealatresia, CEA)是一种严重的新生儿消化道畸形,自然死亡率极高,病例分型复杂,术后监护和护理要求较高,随着现代围产医学和小儿外科的发展,近年来CEA的手术成功率已大为提高。
陈丽君主管护师组织参会人员对CEA患儿照护过程中的要点进行了讨论和提问,对如何保持患儿正确而适当的体位,如何妥善固定胃管防止意外拔出等收集意见,并做出总结,严格呼吸管理是CEA患儿手术成败的关键,细致入微的护理,严格的体位管理,重视胃管喂养加支撑的双重作用尤为重要,希望大家高度重视先天性食道闭锁(congenital esophagealatresia, CEA)是一种严重的新生儿消化道畸形,自然死亡率极高,病例分型复杂,术后监护和护理要求较高,随着现代围产医学和小儿外科的发展,近年来CEA的手术成功率已大为提高。